3月31日,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推出了跨境QR碼支付聯動,該支付鏈接將允許參與者通過掃代支付。此前2月,印度和新加坡正式連接了二者的數字支付系統UPI和PayNow,以實現即時和低成本的資金轉移,推動兩國間每年超過10億美元的跨境資金流動。
快速擴張的區域經濟活動推動了新興市場的電子商務,提供了C2B和B2C的市場機會。東南亞與印度成為數字經濟的熱點,麥肯錫估測印度與新加坡的跨境業務預計將在未來五年內達到12%~15%以上的年均增長率,印度尼西亞在2025年將獲得每年25%的增長。
增長刺激下,金融科技公司和專業提供商迅速占據亞洲跨境支付市場上風,現有銀行的競爭壓力明顯攀升,迫使后者尋找新的機會。
“由于一些非銀行參與者的進入,該領域的跨境支付生態已顯現出一些分散情況?!被葑u評級亞太區非銀行金融機構評級高級董事Elaine Koh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但對于非銀行金融機構來說,競爭并不輕松。
東南亞跨境支付連通密集落地
與歐盟不同,東南亞是一個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市場,內部規則、貨幣、文化等方面差異很大。貨幣與營商環境的差異使得東盟內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支付方式和支付系統。
去年11月,在G20峰會上,東南亞印度尼西亞銀行(BI)、馬來西亞中央銀行(BNM)、菲律賓銀行(BSP)、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泰國銀行(BOT)五國央行聯合簽署了《區域支付互聯互通合作諒解備忘錄》。上述五國央行此前透露將整合在線支付系統,以各國當地貨幣結算,不必轉換成美元。
今年3月,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推出跨境二維碼付款連接,兩國消費者可通過掃描NETS QR和DuitNow QR代碼支付。兩國年客流量在疫情前達1200萬人次。
下一階段,新加坡金管局和馬來西亞央行將擴大支付聯動,以實現跨境賬戶對賬戶的資金轉移和匯款。用戶只需使用收款人的手機號碼便能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進行實時資金轉移,該服務預計將于2023年底上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總裁Ravi Menon表示,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的二維碼鏈接是東盟實現區域無縫支付連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在更廣闊的東盟,印度正利用G20輪值主席國的機會,向其他國家推介其數字技術與基礎設施。
今年2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印度央行接通兩國快捷支付系統,提供了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所說的“基于云的基礎設施”的跨境、實時系統連接。由新加坡的快捷支付平臺PayNow和印度統一支付接口UPI(亦即當地的官方快捷支付系統)共同構成,8家新加坡和印度金融機構的參與。
數據顯示,新加坡及印度之間的跨境零售支付與匯款每年超過10億美元。印度總理莫迪指出,UPI為印度最受歡迎的支付機制,去年超過740億筆交易、逾126兆盧比(約1.49兆美金)通過UPI進行。
PayNow-UPI為印度首個、新加坡第二個跨境即時支付系統鏈接。新加坡金管局于2021年4月與泰國中央銀行聯合推出連結PayNow及泰國PromptPay的零售付款系統,接下來新加坡也將與馬來西亞推出類似的跨境付款系統。
在東南亞,本地金融科技機構與銀行均在發力跨境支付?;葑u評級亞太區金融機構評級董事Tamma Febrian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近年來,很多金融科技公司進入跨境支付市場,特別是在C2C領域,這使得用戶的服務和處理時間得到改善。例如,用戶可以在同一天內從新加坡向印度尼西亞匯款,甚至有時可以在一小時內完成。
Tamma Febrian表明,海外匯款的處理時間將取決于向哪個國家匯款和從哪個國家匯款,以及所使用的平臺。但從某種意義上說,在跨境支付便利性方面,新加坡做得相當好。
官方同樣有動作,東南亞內每個地區都在開發與推行自己移動實時支付,泰國的prompt pay,新加坡的Pay Now,印度的UPI等。此外,該地區內很多國家都在進行此類雙邊聯系,很多時候已經處于試點階段。Elaine Koh說,泰國在連接方面有較為積極的進展。
“印度在數字消費支付領域已相當先進,包括在銀行系統之外?!逼浔硎?,因其地域廣闊、有大量的銀行服務不足的人口,印度甚至比新加坡更早開發了自己的移動支付系統。
傳統銀行在東南亞仍占主導
盡管金融科技平臺積極發展跨境支付,但在東南亞,傳統銀行的主導地位依舊穩固。
Swift亞太地區市場支付主管Julie Bolan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批發支付仍由金融機構(主要是銀行)主導,在零售支付和匯款方面,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增加其市場份額。但總體看,銀行仍是跨境支付的主要參與者。
據Swift的一項內部調查,在跨境支付中,終端用戶仍然更較為偏愛銀行,因后者被認為更安全、更值得信賴。在使用金融科技公司進行跨境交易時,中小企業/消費者則注重更好的客戶體驗和更低的費用。
“傳統銀行在批發型或B2B跨境支付領域中占據主導作用?!盓laine Koh表示,與沒有銀行執照的較新金融科技公司與非銀行機構相比,傳統銀行仍然保留著各種相對優勢,即便前者在C2C領域取得了更大的進展。??
Elaine Koh表示,跨境支付領域內始終存在非銀行機構,如Western Union。過去幾年,部分新參與者獲得了一些市場份額,但市場份額是通過口口相傳逐漸獲得的。她并不認為跨境支付市場會過于分散,限制碎片化的一點是支付提供商需要獲得當地監管機構的認可。
跨境支付的成本與利潤很高?;ㄆ旒瘓F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近2.5億人跨境支付超過5000億美元,全球匯款的平均成本目前約為6.5%。
“顛覆這一領域的時機已經成熟?!被ㄆ旆治鰩熣f,跨境支付費用非常高,而尷尬的是,我們目前為止尚未解決這一問題。
跨境業務的利潤率歷來也很高,偶爾的價格壓力會對利潤率產生影響,但麥肯錫認為,該領域不至于像國內支付業務般需要進行徹底的成本轉型。
在Tamma Febrian看來,與散戶客戶相比,與機構客戶建立關系通常更難?!拔覀冊贑2C領域看到了更多的競爭,因為利潤率普遍更大?!?/p>
舉例來說,全球范圍內向海外匯款的成本平均約為總價值的6%。在東南亞地區,成本實際上更低,約為5.6%??傮w成本呈下降其趨勢,2016年約為7.5%,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來自新進入者的競爭加劇。而為了應對這種競爭,一些銀行也一直在創新,確保產品同樣具有競爭力。
Elaine Koh指出,東南亞的許多市場仍為新興市場,該地區的許多消費者可能無法使用銀行賬戶等傳統支付方式??,因此或更多地使用這些金融科技非銀行產品?!八麄冎饕M行的大多為小額支付和匯款?!彼忉?,在某種程度上,金融科技能夠提供更好的易用性、便利性和更低的交易成本,有時不需要正式的銀行賬戶,由此促使消費者群體的增加。
然而,盡管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宣稱自己更加靈活,擅長開發新技術,但銀行也在采取類似舉措?!皩τ诜倾y行機構而言,這并非是一場容易的競爭?!?/p>
此外,銀行的大型企業客戶有更廣泛的銀行和金融需求,并非局限于跨境支付,非銀行金融技術可能無法滿足。??
Elaine Koh稱,金融科技滲透跨境支付的潛力是存在的,但需要逐個國家或雙邊談判,這需要時間?!澳悴豢赡軆H僅通過一個中央集線器,便能夠在世界其他地區進行跨境支付?!?/p>
在這之前,??大部分跨境支付依然會通過傳統渠道,這些渠道已經相當成熟和集中。
于是,更有可能是零售消費者更愿意親近金融科技支付機構。
消費者也可能被低成本吸引。與傳統銀行相比,金融科技公司往往成本較低,因其沒有??擁有龐大的基礎設施基礎,也不需要處理冗多的合規流程。Elaine Koh說,其往往有更低的成本基礎,并通過開發新技術簡單化操作流程,并將營銷重點放在??一種產品上,以吸引消費者。
責任編輯:韓希宇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